为什么不推荐医院代煎药!中药应用有讲究,不
我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似乎对于中药的煎服方法并不太重视了,甚至有的医生开方,都不在表明先煎、后下等标注了,有的医院现在开展中药代煎服务,可惜就是一包药丢进一个壶里,煮开了就算了!
其实中医临床用药,不仅需要辨证准确,用药精当,还需要用法合理。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大都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总诀也。故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
由此可见,煎药方法的正确与否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一步,甚至是非常中药的一部分!那么,有什么规律没有呢?
我们一般在临床用药时,对于治疗感冒、咳嗽以及皮肤病等病邪在表的疾病时,一般会嘱咐患者煎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要求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个5~10分钟即可。而对于补益类的中药,或是治疗下焦病如前列腺炎等的药物,则要求煎煮时间要长,一般开锅后还要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甚至是40分钟以上!
另外,中药的煎煮,还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等不同方法,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最后,中药的合理应用还包括合理服药。一般的合理服药方法是:治疗上焦病、皮肤病、感冒、咳喘等的药物以及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应在饭后服;治疗下焦病、虚损病、消化不良的药,应该在饭前服;治疗失眠的中药应在睡前服;李东垣对于补气健脾升阳类药的服用,多要求“食远服”,即两餐之间服。
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中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可见,服药合理与否,也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既然中药是中医治病的工具武器,那么就应该合理利用,才能给事半功倍,如果是不合理应用,不仅可能无效,甚至还会坏事!所以,广大中医,特别是我们年轻中医,应该既要有扎实的中医药基本理论,也要谙熟药性及用法,医药兼明,用医理指导用药,让用药紧扣病证,才能够合理用药!而不能认为开方就是把药配好就行了!其实配伍中药,仅仅是能治好病的前提条件,后续还有很多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治疗效果!今天说的合理煎服和应用,更是其中非常中药的一点!不能不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