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
    主页 > 综合新闻 >

四川中医药年服务1.5亿人次背后

来源:四川日报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新兴卫生院中医科的医务人员给居民看诊。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衡昌辉摄

●支持高层次人才培育,先后诞生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首席科学家等40多名,省名中医等省级高层次人才达到9000余名

●探索“校地合作”,运用订单定向委托培养模式,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中医临床网底人才

●成立16个流派工作室,保护传统中医文化,让传统的中医流派得到传承创新并培养出更多新人

2月23日,在四川省中医医院的“胡氏儿科”工作室里,前来就诊的患儿排起了长队,年近八旬的省“十大名中医”胡天成耐心细致地为患儿诊断、开处方。

就在这一天,远在绵阳市北川县开坪乡凤阳村的村医彭乔蓉,背着巡诊箱来到村民家中进行健康随访。

每天,正是胡天成、彭乔蓉这样的众多中医从业者奋战在医疗机构、乡村卫生室,才使得广大群众能方便地看上中医,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症。

2020年,四川的中医药年服务量已达到1.5亿人次,位居全国之首,这个数字的实现得益于四川省中医人才队伍梯级建设的成果。“很高兴四川的中医队伍有了多层次、有特色的发展机制,这也是中医强省之路的基础。”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全国首位女国医大师刘敏如表示。

培育高层次人才

从政策机制等方面支持,省级高层次人才达9000余名

2月21日,刚刚出院的王成荣就来到位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的工作室,细心指导正在为患者看病的弟子们。这位92岁的四川省中医妇科专家,从事了一辈子的中医,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患者。

2006年,四川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四川省十大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不唯学历、资历、职称、论文,把医德医风、临床水平、传承带徒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王成荣凭借品德、学术、临床等方面的成就,获得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至今,四川省已评选了三届四川十大名中医。十大名中医评选是四川省中医人才建设众多举措之一。

为让更多的名中医成长,四川省从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诞生了郭子光、刘敏如、廖品正3位国医大师,以及40多名全国名中医、首席科学家、中医药学科名师等,省名中医等省级高层次人才达到9000余名。

作为全国首位女国医大师,刘敏如从医60多年一直从事着中医教育和临床教学工作,攻克了一个个妇科的疑难杂症,如今仍坚守在临床第一线,按时坐诊。“中医是一门医学科学,也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能为中医药事业努力、付出,实实在在地做出一些事情,是我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目标。”

国医大师廖品正采用中医方式治疗患者眼疾,由她主持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她还培养出首个中医眼科博士和五官科博士。如今,已83岁的廖品正仍坚持在一线为患者解除病痛。

作为温病学中医专家,全国名中医张之文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参与制定了四川省的中医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中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人才是关键。四川省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成立全省中医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医药专业高级职称单独评价体系,并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四川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更加侧重于评价中医药人才的临床技术水平和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开展诊疗工作的能力。

壮大基层队伍

订单培养全科培养,输送留得住的人才

基层中医队伍也不断壮大。30多岁的彭乔蓉两年多前从四川省针灸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医。“我现在除了为村民看病外,还签约了600多位村民,每周都要到村里的老年人或慢病患者家随访。”有一次,村里一个6岁的孩子肚子痛得厉害,家人半夜给她打电话,她立即起床赶往孩子家,用推拿治好了孩子的病。

四川省专门出台政策鼓励中等中医药类学校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培养基层人才,并结合基层乡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卫生需求,积极引导、促进高中等中医药类学校与地方政府、医院、企业合作,创新开展订单定向委托培养模式,不断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地方基层中医临床网底人才。彭乔蓉参加的定向培养就是四川省针灸学校与绵阳、乐山、宜宾、凉山州等地方政府合作的定向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项目。和彭乔蓉一样,有近千人中医专业毕业后回到当地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等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