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
    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华社:山西五寨中医药治“病”又治“贫”

山西省五寨县砚城镇中所村村民郭翠英以前从没想到,自己能够在村卫生室,隔着屏幕,让山西省中医院的专家为自己诊断。“以前跑到太原看病路上就要3个半小时,现在有了远程医疗,不用出村就能看上大专家,真方便!”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五寨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帮扶贫困县,2018年底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8户461人未达到脱贫标准,其中,因病致贫112户250人,人数占到了一多半。

“中医药‘简便验廉’,在健康扶贫中具有独特优势。”2018年6月来到五寨挂职副县长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干部董云龙调研后下定决心,要通过提升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退“因病致贫”这只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通过董云龙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干部、中所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莹统筹协调,中所村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并成为山西省中医院远程医疗协作服务点。

“基本上一星期或者两星期就有一次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中所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李爱萍说,经过县中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专家培训,她熟练掌握了刮痧、拔罐、推拿等技术,来她这里看中医的乡亲多了起来。2020年,村卫生室接诊量达到600多人次。

和李爱萍一样,近3年来,约200名五寨县乡村医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下,先后赴北京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同时,中国中医科学院直属的4家医院每年对县域内12个乡镇进行8到10次巡诊,并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不仅如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帮助五寨县新寨乡卫生院等12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标准化中医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已派驻医疗队3批共15人驻点帮扶五寨县中医院、五寨县人民医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建设了一批中医优势学科。

建基础设施、搞技术培训、门诊带教、手术示教……几年下来,从没有肛肠科到肛肠科医生已可独立开展部分手术,从留不住患者到吸引周边县域患者前来就诊,五寨县中医院实现了“华丽转身”。

“一些关节病以前在县里治不了,老百姓要跑到省城做手术,治疗费用1万元打底。现在,在县中医院用小针刀中医手术就能解决问题,还不贵。”五寨县中医院院长孙丽民说,县中医院如今能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40余项。

老百姓不用啥病都往省城跑了,县里医院的诊疗量上去了,医疗费反倒降了下来。据统计,与2018年相比,2019年,五寨县中医院门诊量增长57%,各类手术量增长2.4倍,住院次均费用下降8%;五寨县县域就诊率也从曾经的不到80%提升到2019年的86%。

2019年4月,五寨县正式脱贫摘帽。2020年,董云龙欣喜地发现,五寨因病致贫的比例降到了14.3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绩的背后,有一项工作始终让他牵挂在心。

由于气候寒冷、海拔较高,五寨县不少老百姓关节疼、腰腿疼,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差也导致胃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董云龙意识到,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增强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和中医药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拔出因病致贫的“根儿”。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组织编写了《五寨防病治病100问》《五寨县百姓中医养生手册》两本中医药养生文化书籍,免费发放到每家每户,并通过入户调查、依托县中医院治未病科室,对群众开展大规模体质辨识工作。

“现在许多老百姓主动来医院治未病科‘体检’,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孙丽民说,那本中医养生手册也很受欢迎,很多医院来要,加印了好几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五寨县教育科技局还支持在五寨县16所中小学校捐建中医药文化角,打造了一批中医药文化活动室和中医药文化图书角。VR野外中草药采摘展示系统、新型中药固化标本、中医药系列科普图书……中医药知识和健康意识的种子,正在五寨县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新华社

图文制作:山西广电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