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
    主页 > 期刊导读 >

云南省中医药产业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山地面积比重达到88.64%,平原和台地所占比重仅有6.4%,不利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贫困人口多且受教育程度不高、贫困面较广且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开发难度大。通过“精准扶贫”等战略,2019 年已累计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但贫困人口还有44.2 万。云南省拥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及立体气候,适合中药材等植物资源的生长,使其中药资源位居全国首位。目前,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800 万亩。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云南省的许多山地适合中药材种植,利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大有可为。

一、云南省中医药产业精准扶贫实施现状

(一)云南省精准扶贫成效及任务

云南省有4 个集中连片贫困区: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云南片区、迪庆藏区和滇桂黔石漠化云南片区。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2019 年已累计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出列;2019 年还剩余 9 个贫困县、429 个贫困村、44.2 万贫困人口。但云南省是2020 年全国唯一一个贫困人口超过40万人的省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较重。

(二)云南省中医药产业精准扶贫具体实施概况

1.中药材种植成扶贫重要产业。从种植面积和产量来看,云南省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以“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2016—2019 年云南省中药材(含药食两用药材)种植面积及2015—2018 年中药材产量(见下表)。由下表可知,云南省在“十三五”期间,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2019 年已达870 多万亩,产量自2015—2018 年也是稳步上升。从种植种类来看,云南省种植规模比较大的中药材有三七、天麻、重楼、灯盏花、石斛、草果、生姜、砂仁、百合、茯苓、白芨、当归、云木香、黄连、胡黄连、半夏、秦艽、猪苓、何首乌、冬虫夏草等,其中,三七的农业产值近百亿元,天麻、重楼、石斛、草果、砂仁、生姜等6 种中药材的农业产值达到10 亿元以上。比较有地域特色的有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灯盏花、滇重楼等。从种植区域来看,目前,省内有127 个县市区种植中药材,涉及全省近20%的农村人口,药农年人均纯收入达3 000 多元,占年均纯收入的1/3 左右,已经成为推动贫困户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之一。

云南省2015—201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资料来源:根据2016—2019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及《云南日报》相关数据整理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300 35.33 665 35.77 747 36.8 794 40.66 872.68-

2.中药材原材料销售是药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从云南各贫困县开展中药产业扶贫以来,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依靠当地土地资源,按照村统一安排种植适合当地的中药材品种,新鲜药材成熟后在市场上销售或由合作社统一销售或药企统一收购,这是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方法。如果当地种植规模大,形成种植基地或者有加工厂的,农民可以去种植基地或工厂打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获得劳务收入,但此种情况在全省还不普遍。

3.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当地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增加收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完成此奋斗目标,政府自上而下全力支持精准扶贫活动。中药材种植与玉米、土豆、辣椒等其他农产品相比,虽然经济效益高,但种植成本投入高,对种植技术与管理要求严格,生长周期长,建档立卡贫困户要么没本钱,要么没技术,要么对前景没信心而不愿意进行中药材种植。针对该问题,各村的扶贫干部和党员通过筹措和利用扶贫资金等购买种苗免费发放、云南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依托普惠金融体系发放小额信贷助力中医药产业扶贫;省农科院等组织制定出台有关科技扶贫方案,派出科技人员举办有关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通俗易懂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手册,免费发放给中药材种植户,更有院士、专家田间地头指导村民中药材种植;中药材收获之后,通过合作社派专人专车收购,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4“.定制药园”助力脱贫攻坚。2018 年4 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药企业到贫困县设立“定制药园”作为原料药材供应基地。2018 年9 月,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等5 部门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定制药园”项目。通过“定制药园”,农民与信誉良好的中药材生产企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种植道地药材,由公司向农户赊销种苗和其他农用物资,为规避农民的风险,公司与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若市场价低于保护价,就按最低保护价回收,若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就按市场价回收,回收时再扣回种苗等生产成本。2018年以来,云南省已认定了65 家企业为“定制药园”企业,带动三七、天麻、滇重楼等名贵中药材种植面积16 万多亩,带动2.2 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1.5 亿多元。